查看: 433|回复: 3

樊东升:愿为东风暖 良策解“冻人”

[复制链接]

签到天数: 2327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177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6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4280
发表于 2022-8-14 07:10:5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木易小小 于 2022-8-14 07:20 编辑 # n- o9 M4 _! l9 V" A
5 e( r* D) l4 s, T& F+ u4 l
樊东升:愿为东风暖 良策解“冻人”

% M% y& C& H* E3 Y6 r; r
       性格决定命运。) M( i4 I! s# J
       这“命运”,不只是个人的轨迹,也意味着一个患者群体生存质量的改变。
      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(以下简称“北医三院”)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,带领团队执着于渐冻症的诊疗与研究,数十年不辍,不断在病因研究、诊断分型和治疗策略上输出让世界瞩目的成果。
       执着的背后,是用心做透一件事的职业性格,是对每一个患者的心存敬畏,是一切为解决临床问题的研究思路,是为渐冻症诊疗做出中国贡献的朴素追求。
       这,是他给自己的挑战,也是他为医、为师的乐趣所在。

  t1 I/ a) A+ [6 }1 U
       偶然与必然
9 [& J5 I7 D* {0 i
       每周,樊东升都会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渐冻症患者。他的诊断,常被患者视为“最终判断”。

+ Z; w6 h2 Q- Q1 v$ K9 b8 ^3 K7 Q
       渐冻症,学名“肌萎缩侧索硬化”,英文简称ALS,是一种公认为绝症的运动神经元疾病,因物理学家霍金罹患此病被公众所知。樊东升闯进这片未知,既有必然,又是偶然。

2 w' z, O0 T, ?, W" [0 H
       五年的军医大学生活,让他养成很强的纪律性,“首先是一个军人、其次是一个医生”。其后的留日求学,则进一步夯实了樊东升的学术性格,“认真得近乎刻板,有工匠精神,而且非常勤奋”。

: v. h4 |! y- z; _
       以“做到极致”的决心和投入,可以弥补天资不足或了解不深的缺憾。这也许并非每个治学者认可的真理,但不得不承认,对决绝症,需要这种“认死理”。

) B" Z, ?4 i4 s7 C6 d
       如果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选定神经病学,展现了樊东升乐于挑战自我的一面,那么最终锁定渐冻症,则与他硕士期间的一个课题息息相关。
& [8 {6 l) i! {/ I( _9 c! B
       当时已调入北医三院的樊东升,被骨科教授和自己的导师出了一道题:能否通过肌电图来区分颈椎病和运动神经元病患者。
, ]1 L1 S; ~. d0 ]' [/ |
       泡图书馆翻阅了大量的资料,又从一本颈椎病专著中获得启发,樊东升最终锁定了颈部的“胸锁乳突肌”作为突破口。“只要是运动神经元病,这里的肌电图几乎百分之百有问题,颈椎病就没有。”这一发现,让他真正感受到了突破的喜悦。

8 ?8 N# ?9 }& [! R% B
       只不过,那时的樊东升并未料到,这篇硕士论文,仅发表于非SCI收录的杂志,后来成为中国版渐冻症诊断标准之一、编入了国内的《神经病学》统编教材,甚至在近30年后的2021年,这个结论仍然被国际顶尖学者在重要专著中大段引用。
2 u7 f) Q' a: F
1 K$ u7 W  {( D3 ^3 f
       被吸引“入坑”的樊东升,也由此真正感受到渐冻人家庭的无助——哪怕先从更精确的诊断开始,让患者少走弯路,减少“二次伤害”。

. ~& r& [9 U, a: C
       多年来热心公益的王甲,在渐冻症病友中算是比较知名的一位。他的父亲王树范透露,2020年王甲突患急症,疫情之下是樊东升的周到安排最终让儿子转危为安,“可以说,他给了王甲第二次生命”。
- s% T3 R1 r# r+ s& `
       而在樊东升眼里,这却是医患间的默契:“别人不了解他的情况,耽误时间一长,就可能出意外。大家本就是一个战壕的战友!”

0 w2 @1 C) E/ Z) a
       他的战友之一、京东副总裁、渐冻症患者蔡磊则评价,樊东升在这一领域的贡献,在全世界都排在前列,“关键是他能够几十年如一日投入在这个病上,给患者带来救治的希望”。
" |( B5 @. g" f- h1 ^) q
       对于渐冻人而言,诊断往往让全家不知所措,医生此时要扮演指导的角色。“你要真正研究这个病,必须关心这个群体,在这个全程管理的过程中,你才知道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,护理、营养、呼吸……我们都有专门的大夫去研究、去帮助。” 樊东升说。

3 |- _( f% f9 w* g" c
       随着时间的推移,樊东升对每一个患者的判断也越来越慎重,“可能符合条件,结论很清楚,但越深入研究,你越能感受到它的复杂性。所以对待每一个患者,都要抱有一种敬畏之心”。
, w5 S* M" R/ o, ?
       追赶与突破
  C  p2 h- K, b2 k0 ?6 y
       致病原因尚不清晰,没有可治愈的方法,药物只能有限地延缓病程的发展。面对百年绝症,发力的方向似乎迷雾重重。
' }9 E" ~2 C+ q! {# x
       但化繁为简,樊东升认为,只要把握住一个原则,可做的研究就不是“太少了”,而是“太多了”。

0 C1 i5 S0 x% W; O+ p! V6 s
       “为什么有的人对药物治疗不好?影响病情进展快慢的机制是什么?当你不断积累病例,你自然就会凝炼出亟待解答的问题。”樊东升说,一项研究到底重不重要,就在于它能否解决临床遇到的难题。

3 g# n  I5 v3 U( V7 e3 K
       解题的过程则艰难得多。对于初始与国际水平间的差距,樊东升的形容是参加学术大会时又想听临床、又想听基础,“恨不得一个人劈成两半儿了,都拿回来,都有用”。

6 R9 o' h* ]* p2 F3 T' p% L
       聚焦于解决临床问题,加之不断的沉淀积累,甚至对跨领域前沿科学的学习,樊东升团队开始在病因机制、诊断分型上持续产出突破性的研究成果,这些成果不断得到国际同行的验证,且越来越频繁地被纳入权威的国际诊断标准。
仅2022年以来,樊东升团队发表论文或述评的国际顶级期刊就包括《Annals of Neurology》、 《Lancet Neurol》等。5 ~; R9 Y5 |4 ?: f1 O

# B- |0 g  F8 u* ?" l; {
       北医三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何及,也明显感受到了团队国际影响力的变化,特别是发起于中国的原创性研究,日益受到国外专家的关注和国际顶尖机构的认可,“不仅对中国患者,对于国际ALS的研究和诊疗,都在做出重要的贡献。”
2 N4 O! B: J$ s% P+ i! {
       但这些成绩,又都是樊东升口中的“副产品”。
6 r" `3 X  z0 ?) O% A& D0 E; r
       比如,樊东升团队曾发现,有球部起病的高龄病例,并未快速进展,与之前的认知不符。经过查询发现,澳大利亚的同行已发现了相似的病例,并就此提出一种“孤立型球部ALS”的新亚型,且将“半年不影响其它部位”为标准。
$ w- ^5 p1 S; V( q- T7 C% ]
       这一方面说明国内之前没有对同类病例及时归纳总结。另一方面,樊东升团队通过随访研究,发现国外同行的分型标准是不严谨的。他们发表的论文结论是“需要至少15个月作为判断标准”。
, b0 s" h5 f; M7 o3 \% r. k
       “重要的是做原创性的工作,每一代人走一小步、对临床多多少少有一点推动,这就是你为人类最终攻克它做出的贡献,也是科研的魅力所在。”时至今日,樊东升认为,团队已经由最初对表浅的临床表现的总结整理,向深入解析致病机制进军,而且已经跨越了人种差异,瞄准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。
( V$ ^/ G1 P* T9 C- h4 |
       显然,中国患者在基数上有天然的优势——可以更快速地实现转化,让各方受益。“曾经因为迟迟招不够病人,有的国外的临床试验被迫停掉了,这其实是所有患者的损失。”樊东升希望,中国能做好这样的准备。

) ~" ], G) L, H
       那么,目前学界是否看到了治疗渐冻症的曙光?
7 m0 `: w# _9 a
       据介绍,包括老药新用、新材料药物等不同管线都在同步推进,基因治疗、干细胞治疗也在寻求突破。而不断跨界联手的顶尖科学家,比如暨南大学主要研究阿茨海默症的陈功教授、首都医科大研究脊髓损伤修复的李晓光研究员,都在各自擅长的方向上为治疗渐冻症开辟了新的思路。

9 t- P7 V  z+ X
       樊东升预计,在渐冻症治疗上,三五年内可能会有比较大的突破,且更可能是类似于鸡尾酒疗法的组合疗法。

2 \7 w7 c* x7 t5 }$ j
       参差与同质化

5 W) T0 R1 `) G; _1 G" O
       医生不敢根据明确的症状判断神经系统受损的位置,这是樊东升下基层时看到的实例,也是他推动渐冻症同质化诊疗的动力,“你跑得越快,你越不能接受诊疗水平差距拉得越来越大”。
( w  @; A- H+ P/ S! A/ ^# F: f% q
       过往一项数据显示,北医三院樊东升团队管理的病人,与德国同行的数据基本一致,平均生存期在五年左右。这说明在高水平的管理下,中国患者和发达国家患者间,不存在显著的生存期差异。
4 H& O0 X/ C6 b- r
       但在另一项数据统计中,每年中国新发的渐冻症患者约有2万人,这意味着中国每年现存病人应有约6万人,但按患病率反推,实际上现存只有4万人。这说明,每年有2万渐冻人因为没有得到有质量的治疗、护理而过早去世。
' N+ C, A) n: K' g$ Y
       这就需要尽可能将更多的患者纳入到样本库来进行监控和分析;从另一个角度,数据再一次验证了推进渐冻症诊疗的标准化、规范化,迫在眉睫。

9 _( ~3 }  M( k
       “哪怕我们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患者库,如果只有5000多病人,还没有达到每年国内新增的患者数。我们不可能再用这么长的时间只攒5000多个病人,怎么能把这些群体,通过全国同行的力量汇集起来,为病因研究、研发药物真正起到作用?”樊东升认为,如果能把样本库扩充一个量级,受惠的将不仅是中国的患者。
+ X- }  `! c; c
       努力已经有了效果,今年以来,樊东升团队主导的ALS临床研究,入组推进平稳,并未因疫情起伏而出现停滞。

& q& l4 k9 W& l* X) |; J) b4 @
       通过这样的汇总,哪怕把每年新发病人的1%纳入到临床研究,就是超过200人,而对于渐冻症而言,能有100个样本已非常难得。
' n! E! X* J, N3 W( p
       此外,建立这样的样本库并不断扩充、完善,对于国内渐冻症医、研者的分层管理、交流培训,也是一个可供依靠的平台,远期来看,它还可以成为同道的科研数据工具。
( ]0 P0 ~! h+ B9 x- k
       除了共享更大规模的患者数据,樊东升团队还要不断把先进的研究成果和诊疗思路复制到全国范围。
% @* K( I$ \; F$ P* E+ M
       比如用药理念。
1 R. C' o- g. Z. g' O
       “可能有的医生查了查网上就觉得副作用大,效果不明显,就不让病人吃了。但实际上数据研究的结论是,吃不吃药病情进展完全不一样。唯一有一定效果的药就这么被放弃掉了。”樊东升希望通过对各地医生们的继续教育,在渐冻症患者营养、护理和呼吸改善等方面达成认知的统一。在普及的同时,制定强制性的诊疗标准,最终整体拉升“渐冻人”的管理水平和生存周期。
  z) l8 P, e3 S
       2017年,樊东升发起并打造了中国ALS研究网(ChALSR平台),可以由各级质控中心来进行定期的培训,拉齐不同医生的诊疗水平,再辅以周期性的考核。而他与中国医师协会推动的“一城一医”,也会依托这个平台,实现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“诊疗不出县”。

9 Q# t8 u- E/ m; Q: q
       在这样的体系里,大三甲的医生未来将更多地致力于更加精准的诊断、分型和治疗方案的效果研究上,从而形成良性的“以上带下”金字塔。
% Y. u5 k$ E9 t. e9 r1 f
       严师与高徒

% X0 H, V( Z; X
       除了北医三院的神经内科主任、ALS领域的权威专家,樊东升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身份——作为系主任,掌舵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系,这意味着,为ALS研究乃至神经病学的发展持续培养医、研人才,也是他的工作重心之一 。
6 M  G$ \5 l" q7 I  b
       神经病学人才的培养,有其“高门槛”的一面,樊东升忆起当年“强记知识点”之艰难,是让大家对它“绕着走”。

3 N. E; M; H5 c2 U
       对于神经系统的特点和对应体征,掌握的程度“要像地图印在脑子里一样”。因为神经科先定位再定性的诊断特性,只有具备了这项技能,才能根据临床表现和查体,快速定位“神经地图上的哪个点”受到了损害。
4 s! G/ O9 u5 M' y
       显然,对于临床场景尚不熟悉的新人,先在脑中精确地“绘出”这样一幅地图,绝非易事。但挑战的乐趣也在于此,用北医三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叶珊的形容,这种抽丝剥茧探查疾病真相的过程,很像福尔摩斯探案。

  k7 M, P5 g; `) w- `  {
       “但有的同学对这个尤其感兴趣,越是难的,他通过核磁、肌电图,能够证明他的判断,帮这个病人做一个正确诊断,这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,也是从医很重要的快乐来源。”樊东升概括,选择这个方向的学生,要乐于挑战自我,并且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
( v. \) x7 a4 ?9 j7 `
       成才不易,高徒需有严师。总是温和的樊东升是否有严厉的一面?“就像家长总会跟孩子着急的时候,因为他关心你,希望你更好,但你需要更多的鞭策。”叶珊的答案里,把樊东升的角色概括为“师父”——如师如父,像父亲一样,并不经常表露出对你的关心,但特别重视“教会你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,甚至看到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能力“。

- a. f7 D* s& [4 ]) ~
       学生评价的“授人以渔”,也是团队打开医研思路的日常途径之一。

1 k4 Z/ l$ U& s# r
       “作为导师始终处于一个开放状态,乐于吸收各个学科、领域的新思路,有的同学擅长的、新学习的东西,拿回来我也未必马上能理解,但要形成这种氛围,仔细讨论之后发现也许可以成为我们新的研究工具。”樊东升并不讳言,这样的尝试不可能百分百成功,但带动年轻的团队成员都主动去思考和创新,收益更大。

4 B: j% w% _0 s4 z6 f
       樊东升的一个博士生,很早就完成了既定研究的文章发表,达到了毕业水平。在导师的鼓励下,他又去旁听关于孟德尔随机化的课程,最终这个思路被樊东升团队发展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。随之而来的,不仅是一批高质量论文,更重要的它解决了过往一些难以突破的问题。
" g9 v$ ]  Q  Y5 K
       鼓励后辈广开思路,也必然要求在专业学识上具备过硬的基础。为了让新一代的神经病学人更快、更直观地理解、掌握学科的基本思路。在北大医学部负责神经病学方向教改的樊东升,开始尝试在学生大二时就融入临床的元素,比如鼓励学生参加科室组会,让他们直观地感受临床研究怎么设计、培养他们发现临床问题的兴趣、如何去凝练问题。
2 }% {! l; ?1 S9 U( T* b
       除了补齐“毕业后科研弱“的短板,樊东升还希望通过更早将疾病的引入,来为医学生串起散落在各个学期的知识点,“没有临床思维,不接触实战,考完试就忘掉了,但一个病例可以让他们深深地记住”。
7 z) A8 b' s$ G. ~" [
       这些努力,让协助推动教学工作的叶珊断言:“未来的师弟师妹,一定会比我们进入角色更快,产出更强。”
& y1 T) O# k3 O, V9 U
       尽管导师以儒雅著称、鼓励畅所欲言,但据说,每周会的汇报还是会让大家有着无形的压力。
# H/ K  G- a# u% m/ _2 ]3 Q' s" f
       究其本源,还是来自于樊东升对学生们的“高要求”:学术上求真不糊弄、行动上迅捷不拖延、对患者敬畏不敷衍。

; \7 C  r5 y( F5 t1 c* F
       “始终记得,这些数据,是病人是用他的带病之躯,甚至他的生命给你换来的。”语速一向平稳的樊东升,谈及此处有些激动。

: Z1 I$ H9 a4 q3 x
       使命与未来
% b2 d' c2 p: B, y6 n9 \
       共同发起为病友服务的“渐愈互助之家”信息平台、作为市人大代表推动“渐冻症”治疗药物利鲁唑纳入医保、拍摄护理教学纪录片、出版康复护理指导手册……以一个罕见病权威专家的身份,多年来,樊东升也在主动承担了更多的公益角色。

! ^! s9 m& i! v5 r/ E7 S! w
       如果当初没有选择渐冻症呢?
% `1 b" \7 w# d+ q+ ~6 Z5 R$ M
       樊东升的答案是:“我做事比较轴,如果选了别的病,我相信也会一直做下去。”

+ s( h* T- D. [% f
       樊东升的选择,决定的不仅是自己的命运。他相信,一直坚持下去,就会给渐冻症患者带来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。
$ v: ]  M: K2 c# U4 P& S
       樊东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
       主任医师,教授,研究员,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;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系主任;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委、中华神经病学会肌电图与临床生理学组组长、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医学会主委、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脑血管病分会主委;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国家“863计划”重点项目等。
       作为运动神经元病及各种神经系统疑难杂症的神经内科领域专家,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拼搏,樊东升带领神经内科在医、教、研等许多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       其中,樊东升团队通过持续的临床研究,总结了我国ALS的自然史与临床特征:率先指出c9orf72突变在我国患者中阳性率极低;通过与德国患者数据的对比分析,发现我国患者较西方患者发病更早、病程更长;此外,通过系列电生理新技术的研发应用,大幅提高了ALS早期诊断与鉴别的水平,并建立了中国ALS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评价方法。
       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、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,樊东升曾获得第八届国家卫健委“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”称号、第四届“国之名医”卓越建树奖以及2021年“荣耀医者·人文情怀奖“、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“杰出贡献奖”。
* I- [. v0 p1 h1 ~+ F: B, M
* e8 Z9 T0 ]& r" A; A1 N
6 z0 A6 M5 ?  s$ G
/ C' L  _% t7 i- a
* X/ V8 K' ]% p1 r
) X+ c$ P7 _2 g" X# m/ h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

主题

290

帖子

2493

积分

初中

Rank: 4

积分
2493
发表于 2022-8-15 07:34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谢谢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2327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177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6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428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8-24 11:05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zjhyivan 发表于 2022-8-15 07:34
* L" M1 q# [( \3 Y( K1 k9 s谢谢
5 @+ n4 M' t7 }1 @' u& u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2850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2037

主题

1万

帖子

7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76534
发表于 2022-9-2 20:03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永远坚强,内心宁静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渐冻人(ALS/MND)论坛

GMT+8, 2024-5-16 05:14 , Processed in 0.355020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